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官方网站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刘华敏教授:制油工艺对红花籽油品质及多酚组成的影响研究
2025-07-30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app,金年会电子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今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网址入口,金年会靠谱吗红花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有益活性成分,符合消费者追求营养、保健的需求,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选择合适的制油技术对于确保油脂品质并在油中保留更多的酚类物质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提取红花籽中不同形态的酚类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红花籽中不同存在形式多酚的组成成分,并建立主要酚类化合物的定量方法。再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和制油技术对红花籽油酚类物质组成的影响,以及对其他脂质伴随物含量和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红花籽中不同组分的总酚含量为:游离酚>糖基化酚>不溶性-结合酚>酯化酚组分,其中游离酚(370.16±8.88 mg GAE/100 g DW)为总酚含量的75.12%;预处理(微波、红外、焙烤)可以有效增加红花籽中酚类物质向油相的迁移,含量最高的酚类化合物为络石苷元(50.35~125.51 mg/kg);相比于冷榨法、热榨法和溶剂浸提法,亚临界二甲醚萃取法是一种有效提高红花籽油多酚含量的工艺;微波耦合亚临界二甲醚萃取相比微波-压榨和亚临界二甲醚制得红花籽油的酚类化合物总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均有所升高,油脂品质更好,因其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用于食品工业的潜力;本研究为天然、健康、营养的红花籽油开发提供重要的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刘华敏,1985年02月出生,2013年7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任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受聘国家农业部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油脂加工岗位科学家、中原食品实验室油脂加工岗位科学家、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入选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组织部“中原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创新人才;获得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的项目与称号。目前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40余篇,中科院一区论文占60%以上,高被引论文2 篇,个人
H因子32;主编著作1 部,参编英文专著4 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攻关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中华神农科技奖三等奖1 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 项;《中国油脂》和《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以客座编辑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上主持特刊5 期。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4 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共计获奖20余次,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 次、一等奖3 次,省部级一等奖1 次、二等奖4 次。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全面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与储运产业发展,实现食品产业在生产方式、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全面升级。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南研究院承办,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洞庭实验室、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所、中国食品杂志社、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编辑部、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新疆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协办的“2025年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与储运产业发展暨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将于2025年8月8-10日在中国 湖南 长沙召开。